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
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
桂花名字的由来源自于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,如桂玉之地、桂枝片玉、桂林杏苑等。由于桂花的香气格外清新、十分独特,因此,古人常用桂花来赞喻秋试及第者,比如称登科为“折桂”、“蟾宫折桂”等。又因传说月亮中有桂树,因此桂树又叫月桂。
从桂树的种植历史来看,桂花的名字由来已久。中国桂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。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,就有桂花的记载。《山海经 .南山经》提到:“招摇之山多桂。”楚屈原《九歌》中载有:“援北斗兮酌桂浆,辛夷车兮结桂旗。”另外,在楚地的早期文献中,也有桂花食用和观赏价值的相关记载。
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,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。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载,汉武帝初修上林苑,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,其中有桂十株。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,吟桂蔚然成风。白居易曾为杭州、苏州刺史,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。唐宋以后,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。宋之问的《灵隐寺》诗中有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”的著名诗句,故后人亦称桂花为“天香”。
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,昌盛于明初。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。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、印度传入英国,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。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,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最好。
关于桂花的传说中,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唐代小说中“吴刚伐桂”的故事。唐代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对“吴刚伐桂”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:月亮里有一座广寒宫,寂寞的嫦娥仙子就住在宫中,宫里长着一棵挺拔高大的桂花树,树身高达500余丈。所谓“月中有丹桂,自古发天香”,说的就是这棵桂花树。这棵桂树高五百丈,生长很快,不砍宫里就容纳不下。于是,玉皇大帝便命一个学仙修道触犯了天规的吴刚,天天去砍那棵桂花树。但是,由于它的愈合力和再生力都很强,随砍随合,总不能伐倒。从此,吴刚也就只好长期过着“金风玉露伴素月”的生活。千万年过去了,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,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,生机勃勃,每临中秋,馨香四溢。